首个氘代药获批上市!下一个突围者将会是谁?
发布时间: 2020-5-19 浏览次数: 721
昨日,Teva旗下的氘代药氘代丁苯那嗪片获批在中国上市。从递交上市申请到最终获批上市,氘代丁苯那嗪片花了不到半年时间。根据Teva公告,中国是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批准氘代药物的国家。
2019年12月27日,氘代丁苯那嗪片直接在我国递交新药上市申请(NDA),获得CDE承办受理公示。2020年3月13日,CDE公示氘代丁苯那嗪片上市申请按优先审评范围(一)3款具有明显治疗优势药品纳入优先审评程序。
而氘代丁苯那嗪片获批上市后,也成为中国第一个获批上市的氘代新药。“氘代是突破化合物专利最简单的方式,也是最能规避新药研发风险方式,然而目前各国最高法院还没有打过这样的官司,氘代药物是法律的空白区,进入这个区域冒险的要么赔本,要么赚翻。”在知名学术论坛小木虫上某论坛主直白地说到。
“要么赔本,要么赚翻”是业内人士对于氘代药中国市场前景最直白的描述。实际上,氘代药并非是新生的“洪水猛兽”,早在1977 年便已经有氘代药物的专利申请。但直到2017年,全球首个氘代药氘代丁苯那嗪片才获得FDA批准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虽然未第一个上市全球首个氘代药,但氘代丁苯那嗪片在中国的获批上市距离FDA批准上市不到3年时间。而在此之前,泽璟制药、博瑞医药、海创药业、东阳光药等一种公司已经在氘代药上提前布局。
氘代药研发最大的挑战在于法律风险。“中国法律为氘代药物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专利保护。中国的专利法要求用具有实施力的方式来证明其方法可以实施,这意味着需要已经做出化合物之后专利才有可能被授权,为氘代药物专利的申请提供了很大的法律空间。而在美国,仅是提出新概念也会授权。
国外很多药物专利申请提到了氘代药物概念但是没有做,法律也对此进行保护,之后专门针对氘代药申请专利就会比较困难,会面临比较大的挑战。而中国的专利法要求做出氘代药化合物之后才批准申请专利。”海创药业创始人陈元伟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说。
除了在法律监管层面,氘代药本身在研发风险上相较创新药更具有优势。陈元伟此前接受E药经理人采访时强调了氘代药物的核心优势,氘代药的临床I期试验一旦获得成功,后续阶段临床试验的成药性比较高,这对于中国目前做药品研发降低风险和投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法律风险及研发风险等多方面影响下,多家本土创新药企已经布局了氘代新药并进入收获期,而伴随首个氘代药在中国上市,这些企业面临的氘代药前景也将更加明朗。
01 泽璟生物:首个国产氘代药申请上市
作为首个以未实现盈利第五套标准上市科创板的企业,泽璟生物赚足了市场的眼球,而其成功上市主打的关键概念之一便是氘代药技术。
事实上,泽璟生物在研的多纳非尼、杰克替尼以及奥卡替尼等多个品种通过氘代药技术对标拜耳旗下的索拉非尼、诺华旗下的芦可替尼等外资药企品种,实现对外资药me-better的国产替代。而研发进展最快的多纳非尼已经申报上市,有望成为首个上市的国产氘代药。
2020年3月20日,泽璟生物发布公告称,自主研发的 1 类新药「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已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提交了新药上市申请(NDA),目前等待正式受理中,适应症为不可手术或转移性肝细胞癌。多纳非尼的上市申请历程颇为不易,早在2008年多纳非尼便已经在国内申请临床试验,如今走到上市已经经历超过10年时间。
而在宣布首个NDA消息之后,泽璟生物的股价表现一路上涨,由原本的50元左右的每股价格跃升至70元以上。
而伴随首个NDA的提交,泽璟生物的商业化团队搭建也已经提前开始布局。泽璟制药副总裁丁伟是业界资深高管,曾在辉瑞、拜耳、默沙东等多家知名外企任职,拥有 20 年医药行业丰富的市场营销管理经验。加入泽璟制药之前,丁伟在默沙东中国负责可瑞达的市场管理工作,执掌了 K 药在中国的成功上市。而其商业运营部,也已经吸引了多个外资药企的资深经理人加入其中。
Teva的氘代丁苯那嗪片获批上市开启了氘代药在中国的商业化元年,在这之后还有更多氘代药物将会推进进入商业化。
02 海创药业:首个氘代药发明人加盟
Teva旗下氘代丁苯那嗪片作为首个氘代新药在中国上市,其研发者也加入到本土创新药企开始了自己的氘代创业之路。
海创药业由归国海归科学家陈元伟于2013年创立,其主打的核心概念便是氘代新药。2019年7月29日,海创药业完成4000万美元B轮融资,由通德资本、复星医药领投,朗盛投资、恒兴资本、硅谷火炬等共同出资。2020年1月9日,海创药业又继续完成了32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增B轮投资机构有通德资本、复星医药领投,新增B+轮投资机构有力鼎资本、楹联健康基金、吉林敖东、广发信德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海创药业的核心团队不仅与泽璟生物有渊源,同时也直接参与到氘代丁苯那嗪片在美国上市的历程。
2018年4月,全球第一个获批上市的氘代药物AUSTEDO(氘代丁苯那嗪片)发明人、知名化学家张承智博士正式加盟海创药业,出任执行副总裁,负责公司创新药物平台的药化及CMC的全面管理。在此之前,张承智博士是梯瓦(Teva)公司高级总监。
而海创药始人兼董事长陈元伟也在早期参与到了泽璟生物多纳非尼的研发中。招股说明书显示,泽璟制药于2009年与陈元伟签订了多纳非尼相关专利技术转让及提成协议,陈元伟有权在一定期限内取得公司主要产品多纳非尼年销售额的3.35%作为专利转让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海创药业旗下在研的氘代药物HC-1119也已经进入到临床III期。HC-1119是由成都海创药业开发的前列腺癌药物,属于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应该是氘代恩杂鲁胺。2019年6月,HC-1119利用其中国临床研究数据,直接申报美国和中国3期临床试验并获得批准。
事实上,海创药业旗下的氘代药不止于此。陈元伟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除HC-1119之外,海创药业在研的氘代药还有3个,已经在氘代药领域获得20多项专利授权。
03 正大天晴、博瑞制药、东阳光多有布局
事实上,不止泽璟生物、海创药业两家有在布局氘代药物,更多的本土药企或在专利层面已经提前布局,或已经取得临床试验批件开始IND。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化学发明审查部于2017年发布的一篇涉及氘代药物专利技术进展的论文显示,氘代药物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较多的中国申请人除了苏州泽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外,还包括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和湖南大学,申请量在20项左右;苏州博瑞公司有19项申请。
在这些专利布局之外,正大天晴、郑州泰基鸿诺在氘代药领域布局的产品也已经拿到了临床批件。
氘代药领域已经形成了一批的本土医药创新公司,进展较快的海创药业、泽璟生物已经进入III期临床试验及NDA。但值得注意的是,氘代药本身需要证明在疗效、安全性优于原研药,同时,虽然国内氘代药在法律制度上存在明显优势,但其面临的专利诉讼风险不容忽视。氘代究竟开辟了国产替代的新领域,还是会面临挑战?值得继续关注。